探索

莫让巨额压岁钱“压碎”孩子纯洁的心灵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探索   来源:百科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自古以来,过年就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,有着专属的仪式感,以及各种独具特色的年俗。过去,有的家庭三十或大年初一,晚辈给长辈拜年下跪磕头,长辈再给压岁钱,这样的传统仪式意义非凡。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:一是叩拜

  自古以来,压碎过年就是莫让中国人的头等大事,有着专属的巨额仪式感,以及各种独具特色的压岁年俗。过去,钱孩有的纯洁家庭三十或大年初一,晚辈给长辈拜年下跪磕头,压碎长辈再给压岁钱,莫让这样的巨额传统仪式意义非凡。

  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:一是压岁叩拜。孩子给辈分较高的钱孩长辈拜年时,要行叩首大礼。纯洁二是压碎躬身作揖。一般是莫让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,俗称“吉拜”。巨额三是抱拳拱手。多是平辈间的拜年,当然,这些形式如今已不常用。我们更熟悉的拜年方式,是微信、电话和表情包,不过变化中也有不变,比如这项大家喜闻乐见的优良传统。

  除夕守岁之时,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孩子“压岁钱”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故而称压岁钱。这是长久以来的民间传统,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。传统压岁钱,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。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,压祟的力度更大,压岁钱始于汉代,是特别铸造的“厌胜钱”,只用来佩戴和玩耍,不能流通,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,但是立春日才给,并非春节,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,到了明清,终于成为了春节的“标配”。清人吴曼云《压岁钱》的诗中云:“百十钱穿彩线长,分来再枕自收藏,商量爆竹谈箫价,添得娇儿一夜忙”。由此看来,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,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、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。

  而有些地方的长者还会告诫初为父母的人,不但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给自己的孩子一些“压岁钱”,让孩子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,或者把“压岁钱”好好地存起来,但父母万不可将孩子的压岁钱花掉。这样做的目的同样为孩子祈福,保佑孩子健康成长。

  小时候,每到过年都盼望收到压岁钱,大人们“压岁钱”给多给少都没关系,给上十块、八块的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,要比给上几百几千,助长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性要好得多。讲真,压岁钱行情逐年走高,近年来,孩子们收红包“一夜暴富”成了每年春节的热门话题,网上关于全国各地红包行情排行榜的帖子占据热搜榜前三。很多网友表示,红包不塞百元以上拿不出手,过个年孩子们人手普遍十几个红包以上,压岁钱总额更是高达几千元、上万元。如今过年给压岁钱,祝福的成分逐渐淡化,很多人将压岁钱当做相互攀比的工具,孩子间滋生互相攀比的心理,几个小家伙一见面就互相夸耀自己过年的“收获”,交流收钱的“心得”。有的甚至用这些钱进行赌博活动;还可能会扭曲孩子们的心灵,让孩子们从小生就一双“以钱认亲情”的势利眼,谁给的多就与谁亲近,谁出手阔绰谁就最爱自己。同时,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,大人稍加批评,他们用“花的是自己的钱”回顶,难以让孩子理解压岁钱的本意,给家长教育孩子带来极大的不便。

 

  压岁钱的含义变了,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负担,这让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入不敷出,难以承受巨额压岁钱带来的沉重负担。压岁钱给不给,给多少,红包多大,包多少,让他们纠结不已、有苦难诉。给少了,怕丢面子,怕对方不高兴;给多了,自己又承受不来,没那么多。

  毋庸置疑,巨额压岁钱有悖传统压岁钱蕴含的本意,但遏制此不良之风也是件十分困难的事,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可在过年时节通过电视新闻、综艺节目、宣传标语中加大规范引导关于遏制巨额压岁钱的宣传力度。让压岁钱回归真情、祝福,让孩子得到真情、纯情的滋养和哺育。同时,要教育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压岁钱,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,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,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。 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中国天台新闻网   sitemap